数字圆明园发表时间:2023-07-21 09:32 一提起圆明园,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多是西洋楼满目疮痍的断壁残垣、残破荒凉的园林遗址,关于“重建圆明园”的争议也持续了30多年,从来没有平息过。然而,随着科技进步,数字化技术日臻成熟,这座曾被誉为“万园之园”“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”的世界文化遗址,在被焚毁了一个多世纪以后,正在借助高科技重新立体再现。 图1:圆明园数字化复原工程 图2:圆明园数字化复原工程 十余年来,圆明园管理处持续开展圆明园数字化复原工程,积极推动“数字圆明园”项目转化落地。早在2009年,来自圆明园管理处、清华大学、北京市文物系统等50多家单位的80多名研究人员,就开始了圆明园的数字化复原工程。复原工作始终坚持科学性、真实性原则,每复原一个景区都有基础研究、复原设计、场景制作、维护更新4个步骤,共10多道程序,共查阅了10000余件历史档案,画了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,构建出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,6段历史分期中的120组时空单元。“数字圆明园”研究汇集与圆明园相关的历史文献、影像资料、学术研究等数据资料,展现圆明园的过去、现状与未来,让现代人都能领略“万园之园”的风采。如今,“数字圆明园”成果已应用于圆明园移动导览系统,包括圆明、长春、绮春三园全部景区,共629项信息、520张景区复原图和19段复原视频。通过数字技术让遗址文物“活”起来,拉近与大家的距离,使游客在历史文化滋养中漫游圆明园、了解圆明园,这既是对文物的保护,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。 图3:数字圆明园 图4:数字圆明园 图5:圆明园数字化扫描与展示 6月11日,圆明园虚拟仿真田野考古系统上线。人们在平台上既可以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文化,还可以利用实景三维模型、全景漫游等方式,参与舍卫城南城门考古遗址、澹泊宁静一期考古遗址3D虚拟体验。 图6:拾光掠影“买卖街” 位于圆明园福海东岸、银杏大道北端的“圆明园拾光买卖街”,是以历史中的“圆明园买卖街”为蓝本,在原有可利用的商业空间推出的数字化展示创新项目,旨在打造一个大型沉浸式光影宫廷市集。项目提取圆明园历史文化元素,生动还原历史上“圆明园买卖街”的店铺场景,在实体布局中融入光影技术,巧妙唤醒圆明园“四十景图”。“御园莺歌”光影互动体验区,游客置身声乐光影打造的御园美景中,通过触摸动态光点激发场景变幻,仿佛置身皇家园林奇境;《千机圆明》全景沉浸式飞行体验空间,通过4D影片带游客穿越时空,领略圆明园盛景和西洋楼水法千机万巧的奥秘,感受圆明园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;西洋幻境·拾光咖啡厅,采用西洋楼的巴洛克风格雕花廊柱、传教士郎世宁画作和铜版画,以及青花八宝万福如意地砖作为装饰,游客可以一边品尝醇正咖啡,一边欣赏西洋楼四季美景的更迭变换。同时,买卖街还原了圆明园最大的戏楼“清音阁”、清代热闹繁华的“市井”商街氛围、虚拟+实体宫廷换装体验等,游客行浸其中,仿若梦回历史长廊。 图7:拾光掠影“买卖街” 来源:圆明园遗址公园、新浪财经 |